廉政教育帶你了解阿里聯手故宮,從源頭給文創正品打碼
600歲的故宮又賣萌了。
費盡心思制作的服裝一夜之間被各種“臨摹”讓“娘娘”無比苦惱,最終在淘小寶的支招下,想到了給原創匠人頒發證書的點子……
2018天貓雙11倒計時13天,故宮淘寶與阿里原創保護平臺聯合推出一款創意H5動畫,再次表明了雙方共同從源頭保護品牌創意的決心。
從早期的朝珠耳機、故宮娃娃、“朕就是這樣漢子”系列折扇,到如今的十二美人圖系列文化產品,不斷迸發的創意讓曾經藏在深宮內的文物活了起來,變成了“萌萌噠”的日用品。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表示,希望能用文化創意的方式,讓更多的游客“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這些“活起來”的文物也拉動了文創產業的發展。據《2018中國原創設計行業創業與消費報告》統計,2017年線上原創設計商品成交規模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其中,服飾、文創、首飾、家居家裝行業是原創設計發展的排頭兵。
蓬勃發展的市場也都帶來了盜版抄襲的困擾。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李鬼”通常只能做到“形似”,實際制作工藝極差,消費者難以分辨,會認為正品質量不好,進而影響品牌形象。
但對于品牌方來說,為一款產品申請外觀專利進行保護的方式,也面臨著耗時半年到一年、圖案版權保護成本高等難題。
“在互聯網上,一個爆款的黃金銷售期只有半年到一年。”有原創商家透露,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在一經發布時便有效保護創意,抄襲盜版者就會侵蝕掉至少三分之一銷量。
今年8月,阿里巴巴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使用互聯網技術,為在天貓淘寶平臺首發的創意商品頒發“出生證”,所有經過平臺數據原創性的創意手稿、商品圖案等均可獲得第三方權威公證機構的電子備案。
之后,商家即可將侵權盜版鏈接舉報至平臺,并獲得阿里巴巴平臺的快速下架商品鏈接,乃至聯合線下打擊等支持。
據阿里巴巴方面介紹,該平臺上線兩個多月以來,已有300多個原創商家入駐,主要集中于文創、服裝、箱包等行業,參加2018天貓雙11的故宮、國博、大英博物館等文博界知名IP,均在其中。
從創意手稿開始保護知識產權,是原創品牌與阿里巴巴的一大聯合創新舉措。“我們樂意與品牌一起,在法律規定下,向前走一步”,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總監李溪涵說,從知產投申訴流程的優化,到創新推出原創保護平臺、圖書版權保護計劃等,都是阿里巴巴平臺與品牌方共同成長的歷程。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權利人,加入到天貓淘寶萬國品牌博覽會之中”,李溪涵說,未來阿里巴巴的知產保護,也將圍繞著“更公平、更普惠、更創造”的核心,創造公平的營商環境,守衛平臺商家的原創品牌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