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是科普類展館,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自然博物館即在自然志(自然史)方面收藏很充實的博物館,其設計文化體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黑河市愛輝歷史陳列館,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龍江將軍衙門駐地、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的簽訂地——璦琿新城遺址,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656號。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是一組具有現代建筑風格和殷商宮廷風韻的后現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廣場、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組成,總占地143畝,總建筑面積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大連現代博物館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會展路10號,地處星海廣場西北側,是中國一座以“現代”冠名的綜合性博物館。1999年11月動工,2002年3月對外開放。主體建筑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5萬平方米?,F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連市黨員思想教育基地”、“大連市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實踐基地”。2017年5月18日,在第41個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大連現代博物館在北京舉辦的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被正式授予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贛州市博物館·城展館于2009年開放,贛州地區博物館設有兩層,每層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以文物、實物、史料展示等方式,從遠古時期到民國,從贛南人民革命戰爭到新中國成立,濃縮了贛州五千多年的歷史。
偽滿皇宮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路北側,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占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 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
撫順煤礦博物館于2011年12月15日建成開館,位于遼寧省撫順市西露天礦參觀臺原址。撫順煤礦博物館由撫順礦業集團籌備建造,主體建筑面積6630平方米,突出百年、煤都、領袖、獨有、珍貴、領先六大特色。撫順煤礦博物館的建成在為撫順市煤礦發展留存珍貴的歷史資料的同時,也成為了們追憶歷史、珍藏記憶、積淀財富的寶貴家園。
哈爾濱師范大學動植物博物館1956年肇始于生物系標本陳列室,早期收藏來源于教學及野外實習采集的標本,在張孟聞、史新柏、劉鳴遠等老一輩專家學者的不斷努力下,標本室的規模不斷擴大,種類日益豐富。2005年擴建為學校標本陳列館,2011年擴建為動植物博物館。本館展覽面積近一千平方米,設有森林景觀、草原景觀、濕地景觀、海洋景觀、大型鳥獸、植物多樣性、兩棲爬行類、魚類、無脊椎類、恐龍、昆蟲、貝類、植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等十三個展區。各類館藏標本豐富,突出東北地域生物特色,同時涵蓋了全球的代表物種,標本收藏達一千余件。動植物博物館是我校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平臺,能夠為研究區域物種形成、區系演變、生物多樣性及動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重要參考。本館是集標本收藏、科學研究、科普宣傳為一體的多功能開放式公益展館。
大慶博物館是大慶市綜合性博物館,新館前身為大慶展覽館,于1964年組建,曾經在油田開發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為宣傳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大慶博物館新館位于大慶市開發區火炬新街教育文化中心,建筑面積18700平方米,與大慶歌劇院、大慶書苑比肩相接,成為大慶五湖新區較具現代風格和特色的組團建筑,成為開放的大慶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以翔實珍貴的戲曲文獻、文物、圖片和音像資料,向觀眾展示了以京劇藝術為主的北京戲曲發展史,展品斗士粒徑艱辛收集到的,了解了京劇的歷史后,再到大戲樓邊品茶邊觀看精彩的演出,可謂其樂無窮。
沈陽金融博物館利用民國時期張氏父子控股的邊業銀行舊址落成,該建筑由德國設計師設計,1930年建成,199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在全國同類型博物館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展示形式與觀眾參與項目最多樣。館內對外展出分為東北金融發展史、貨幣的故事、金融主題公園、交流展覽等部分。展覽集科學性、趣味性和觀眾參與性為一體。
烏拉特后旗博物館建設和烏拉特服飾 華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經營:展館裝修設計、展廳設計、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園、校園文化、部隊文化、企業文化設計、多媒體集成;蠟像制作、硅膠像制作、機器人仿真制作等。擁有裝飾設計施工、電子與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產品生產代理證書等資質證書50余項、是AAA級信用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三體系認證; 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分別在北京、沈陽、廣州、深圳、武漢、河北等地設有國內分支機構,服務網絡遍及全國。主要為企業文化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寫字間、智慧學校、智慧博物館、規劃館、智慧企業館、科技館、藝術館、紀念館、 文化館、人防館、智慧國防館、消防館、黨史館、智慧校史館、智慧軍史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基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智慧景區博覽園等提供設計工程服務。
烏拉特部族系蒙古民族的一部份,是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代后裔,以善于制造槍、炮及其它器皿而著稱,曾被圣主成吉思汗命名為“烏拉特”(蒙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蒙古族的婚嫁習俗,以其獨特的風格區別于其它部落的婚禮。其全過程可分為求婚、訂婚、娶親、拜火、回門5個環節。現在建設的烏拉特后旗博物館中就有關于烏拉特民俗博物館中的烏拉特硅膠人像婚禮場景復原。
華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經營:展館裝修設計、展廳設計、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園、校園文化、部隊文化、企業文化設計、多媒體集成;蠟像制作、硅膠像制作、機器人仿真制作等。擁有裝飾設計施工、電子與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產品生產代理證書等資質證書50余項、是AAA級信用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三體系認證; 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分別在北京、沈陽、廣州、深圳、武漢、河北等地設有國內分支機構,服務網絡遍及全國。主要為企業文化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寫字間、智慧學校、智慧博物館、規劃館、智慧企業館、科技館、藝術館、紀念館、 文化館、人防館、智慧國防館、消防館、黨史館、智慧校史館、智慧軍史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基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智慧景區博覽園等提供設計工程服務。
數字藝術大展匯集人工智能、生物藝術、生態藝術、游戲藝術、混合現實創作、數字技術繪畫、動畫、影像藝術于巨幕之中——多維度、多視野分享圖景化知識、思考與創作,對多學科、多門類不同視域進行聯動展示;涵蓋、串聯科學技術、數字媒體、動畫、游戲、科藝融合等大類別的關注與思考、實踐與發展;打破類別與面向的壁壘,啟發思想、認知與視覺生產的共振。?應用的多媒體設備有:投影機、融合軟件、觸摸屏一體機、中控系統、硅膠人、幻影成像、球幕等。博物館、校園文化、企業館、等都能應用到數字藝術,其中多媒體設備,有投影機、融合軟件、硅膠人等都是靈活應用的手法。